出水磷達到標準,隨著越來越多的污水廠認識到藥劑成本在整個運行成本中的高比例,對生物除磷的能力的挖掘,也成為更多的污水廠管理者關注的地方。
從生物除磷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,生物除磷是有一定的要求的,首先是有足夠的聚磷菌,沒有聚磷菌的作用,生物除磷是不可能發(fā)生的。其次是需要進水中有一定量的溶解性的BOD能夠被轉化成為VFA(揮發(fā)性有機酸)。那么這個BOD的量需要多少才能凈吸收足夠的磷使出水達標呢?
我們就需要了解的自己污水廠中進水水質的BOD與磷之比(BOD:P),通過檢測進水BOD和總磷來判斷是否有足夠的碳源來實現聚磷菌的磷的釋放。這里要注意,雖然我們是要探究厭氧區(qū)的聚磷菌的生存環(huán)境,但是不能直接以檢測厭氧區(qū)的BOD和P的比例為判斷依據,是因為在生物池中進水和回流會均勻混合,使我們取到的混合液的BOD通常較低。如果簡單的把生物池內的混合液進行檢測,這樣檢測的數據是不能確定進入厭氧反應器的BOD:P值的。
進水BOD和TP的比例小于20不太可能實現生物除磷的效果,但是這個比例大于40會有比較良好的生物除磷的效果。因此我們在實際運行中如果希望發(fā)揮更好的生物除磷的作用,可以衡量一下污水廠中實際進水的BOD和TP的比例關系,如果低于這個比例可以進行除磷碳源的補充,但是要注意,聚磷菌對碳源是需要簡單的有機分子,因此在選擇碳源時要注意選擇快速降解的碳源。比如常用的乙酸鈉就是比較容易降解的碳源,適合在生物除磷的碳源補充。特別是一些污水廠使用碳源進行生物脫氮的碳源補充,也可以在厭氧區(qū)域投加一定量的碳源,來加強生物脫氮的效果,這樣可以通過生物除磷的效果的實現,減少化學除磷的藥劑投加。